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当你背着行囊走出家门的那一刻,你是怀抱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或许是为了从琐碎单调的生活中逃离出来;或许是为了潜藏在心中的那个“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念头;或许更是因为想要一种成就感,那种战胜了身体和心灵的懦弱,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向目的地时那种从内心深处升腾起的自信心,那一刻我们仿佛是涅槃重生一般。
曾几何时,我们在自己的舒服区里无知无觉地、漫不经心地生活,曾经也梦想走没有走过的路、看没有看过的风景,和不认识的人开怀聊天,可是我们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顾虑,迟迟不肯行动。或许你只是等待一个契机,等待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好在一切都不算太晚,我们出发了。为了在旅途中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们出发了。
国庆节,领略西北风光,遇见一群人,开始一段不寻常旅程,暂别城市的喧嚣,抛开生活的烦恼,邂逅不一样的自己
第一站:魅力大漠之穿越腾格里沙漠
耳边还在回荡着从小就熟记的诗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们已经乘着卧铺大巴车连夜离开城市的霓虹灯,驶入茫茫的夜色。犹记得那天夜晚出发时,北京还下着蒙蒙细雨,仿佛在我们壮行。这趟旅行是由缘野户外的领队西风发起的(领队说重名太多元月份正式改名为三旗户外),为了照顾我们一群刚开始徒步的“菜鸟们”,西风的后勤保障做得相当到位,包括成箱的瓶装水、桶装水、蔬菜、水果、面条,最重要的还有好几颗大西瓜。想想在大漠中、烈日下,体力早已透支,清爽的西瓜真得是无上的美味。我们这一队差不多有40多人,上车后发现居然是女生占多数,真正是“巾帼不让须眉”啊。大家相互认识后,就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东西,伴着汽车的晃动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接下来的一天又是在赶路。我们从北京出发,一路经过张家口、乌兰察布、呼市、包头、鄂尔多斯、乌海,终于在晚上七点钟到了我们此行的第一站阿拉善左旗。一路上,司机师傅给我们放了好几部电影,尤其是播放《人在囧途》时,虽然之前大家都看过,那些搞笑的梗都知道,但我们还是被逗得哈哈大笑,可能是和王宝强一样我们也在路上,还好我们不“囧”。进入阿拉善左旗,路上的越野车逐渐多起来了,原来是来参加越野俱乐部的盛会——“英雄会”,一看这名号就感觉到了英雄的豪气,让我这个局外人也升起一种自豪感。夜晚我们依然宿在车上,此刻我们已经在大漠的边上了,大漠用沉默欢迎我们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
一束微光透光车窗照射在沉睡的人身上,暖烘烘的,才惊觉到自己已经跨越了千里,来到了陌生之地,将要开始冒险之旅了。早餐是在沙漠边上一户人家解决的,一碗羊汤和一个馒头,因为吃得人多,店家显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羊汤几乎只是汤,难见看见一星半点的羊肉。但是店家人很好,我们一群人都是借用店家的生活用水洗漱的,用了很多,主人也没有说什么。早餐过后,我们开始打包东西,把在沙漠中不需要的东西都留在大巴车上,尽量减轻登山包重量。领队又在当地找了一辆越野车,帮助我们搬运这三天的生活物资。终于要出发了,大家抑制不住兴奋,一起摆起造型臭美了一把。
一切都准备就绪,上午十点钟我们的双脚终于踏在了柔软的沙子上。广袤的沙漠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里是沙漠的海洋,金黄的沙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绵延的沙丘与天际相接。沙丘的线条是如此的优美而又层次分明,丘脊线条平滑流畅,迎风面沙坡似水,背风面流沙如泻。时维十月,暑气渐退,阳光不再灼热,照在身上竟也感觉到轻柔,正如脚下松软的沙子。我们脚步缓慢得行走在无垠的沙漠中,很少去交谈,沙漠的浩瀚无边越发显出人类的渺小,沙漠的庄严肃穆静谧也使我们陷入了沉默之中。
今天的宿营地选在了天鹅湖畔,离出发地大约十公里。这一天我们男女生都是重装徒步,身上背着大约15斤左右的行李,有些强驴的背包更重。一路上我们翻越了数不清的沙丘,汗水浸湿了衣服,又被太阳烤干了,留下深深浅浅的汗渍。初次踏上沙漠的兴奋让我们忘却了疲惫,我们逐渐地适应了沙漠的静谧,大家开始热闹起来。大家三三两两地走在一起,有脚力快的,跟着领队冲锋在前。有的喜欢听故事的,就跟在收队的山峰走在最后,听他讲在西藏流浪的见闻。沙漠里不时会出现的蜥蜴也会引起大伙的笑声。这些蜥蜴很是呆萌,见到人也不跑,只是静静地趴在那里,仿佛向我们宣告它们才是沙漠的领主。无边的沙海中,还会遇到一丛丛的沙柳,给原本单调沉寂的沙漠注入了生命的活力。这些沙柳将根深深地扎入沙土之中,可能深达十几米,还会伸向有水源的地方。在这里,生命一旦产生,就很难消亡,因为艰苦的环境,往往可以孕育出伟大顽强的生命。这是大自然给人类的神谕,而我们常常将它忽略了。
天空湛蓝、沙漠金黄,我们一行人在这天地之间穿行,仿佛是独来独往的侠客。尤其是当你站在高高的沙丘上,看着你走过的一深一浅的脚印,看着那些走在后边的同伴,他们的坚定的身影也会让你感动。路很远,但是脚永远比路长。穿过一座又一座高低起伏的沙丘,我们在不断的靠近着目的地。登上沙丘,我们终于看到了“沙漠千湖”中最耀眼的那一个——天鹅湖。阳光下,远远望去,湖水波光粼粼,周围绿树环绕,天鹅湖安静地躺在沙漠的怀抱中,仿佛是婴儿对母亲的依偎,一切都显得那样的自然祥和,让人刹那间忘记了疲惫。
沙漠就是这样,明明美景就在眼前,可是要真正的靠近它非得再走上几公里的路,真是可望而不可即啊。又是一阵匆匆赶路,下午四点左右我们终于到了露营地。考虑到临湖扎营,潮气会很大,我们后勤保障车的司机师傅很贴心地帮我们选了一个稍高的沙丘作为扎营的地点。我们到时物资已经卸下,地上铺着防潮垫,领队正在忙着切西瓜,我们迫不及待地放下背包就冲了过去。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西瓜,享受着长途跋涉后的轻松和愉悦。饕餮之后,我们开始安营扎寨,又是一阵兵荒马乱。天气很好,晚上起风的可能性非常小,我们的帐篷都扎在沙丘上,一字排开,视野非常好,可以看得见远处的天鹅湖。
帐篷鲜亮的颜色也为沙漠平添了一些生机。接着就是热火朝天的做饭,我原以为会是捡柴火架一口大锅煮饭,好吧,“too yuang too simple”,大家用的都是气罐不锈钢的小锅炒菜煮面条。老驴东哥是我们团队的厨师担当,手艺相当了不得,可是限于食材有限,“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东哥就炒了无数锅韭菜炒鸡蛋,我想那几天大家的胆固醇都偏高吧。那天正好是副领队樊樊的生日,大伙一起吃了长寿面。沙漠里的食物虽然简单,但因为大伙的一起抢食,反而更香了。喂饱了我们的胃,大家三三两两的散开,趁着夜色还未降临之前去好好感受大漠的气韵。
在沙漠探险,没有喧嚣、没有功利,只是一望无际的自由,手机没有信号,与世隔绝让我们放下心灵的包袱,让我们更真切我们身体和灵魂的存在,感受到生命的渺小和有限。落日之时,一个人走在这苍茫的沙漠中,身影被拉得长长的,孤独包围着你。四周悄无声息,偶尔几只归巢的鸟儿的叫声越发显得沙漠的寂寥。你可能会想很多或是什么也不去想,只是静静地看着那轮红日一点一点地坠入到沙丘后面,看着晚霞笼罩下沙丘显现出的优雅的线条,亲手去感受带着白日余温的沙子。
夜晚来临了,满天繁星,银河清晰可见。在星空之下,我们燃起篝火,大家手拉手围成一圈,绕着篝火跳起舞,用欢乐来驱赶夜的沉默。火光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每张面孔都显得从容自在,笑意洋溢在在嘴角上。一群不怕事的人决定用“最高的礼节”来向领队致敬,用铁锹挖了很深的坑准备把领队“埋了”。怎奈领队坚决不从,拼死挣扎,最后逃过一劫。夜已深,帐篷中亮起点点灯光,晚安了,大漠。
沙漠的第二天
美好的一天从清晨开始。成群的鸟儿飞过天空,用美妙的叫声唤醒沉睡的人们,新的一天开始了。好吧,事实上不是这样的,确实是有鸟叫声,只是它们凌晨两点钟就开始叽叽喳喳叫起了,很多人都被吵醒。还有就是被冻醒,虽然宿营地离湖边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早晚温差很大,潮气很重,早晨整个帐篷的外罩都在滴水。索性不睡了,到湖边走走,看看那些吵醒大家的小家伙去。天色微亮,湖水深蓝,鸟儿划过水面飞向天空,灌木叶上浮着一层薄薄的露水。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有序。发了一会呆,赶紧就回营地了。
今天的徒步任务很重,大约要走
我们选择各种游戏来消除疲惫,如从很高的沙丘上滑下来,就像是在滑雪一下,双手滑动身体两侧的沙子,身体后倾,双腿伸直并拢,你就可以很轻盈地滑下去了。你唯一要担心的是你的裤子是否结实,可以受得住沙子的“爱抚”,不然要穿开裆裤了。温馨提示,身体丰满的人儿也不要尝试了,不然你会发现自己会滞留在半坡中,上上不去,下下不来,其实挺尴尬的。日头西斜,我们的脚步也不断加快,在坡头上可以捕捉到停靠的越野车车镜上反射的光线,那微弱的光线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不知又走了多远,爬过几座沙丘,我们终于到了。
今晚我们扎营在大漠的腹地,离着月亮湖还有几公里。这里的沙丘明显得要比昨天看到的更高,绵延得更广。沙丘的背风面是很好的扎营地,经过一天的照晒,地面的余温可以保证今晚能睡个好觉了。扎好帐篷,就去寻食了。今晚的大餐是煎饼卷大葱。当大葱遇上豆瓣酱,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它的诱惑,就着带有嚼劲的煎饼一起咽下,也是醉了。如果你还觉得不够味,那不妨试试生吃尖椒。把尖椒竖长切开,去除中间的辣椒籽,然后上面涂满了豆瓣酱,咬上一大口,在嘴里嚼上几下,辣味瞬间就充满了口腔、鼻腔,你会发现就连你的耳朵都在冒着辣气儿,真是过瘾啊。
晚餐结束后,又是自由活动时间了。夜幕降临,我们决定带着手电筒到附近的沙丘上去探险。我们手脚并用地翻过几座坡面很陡的沙丘,将宿营地远远甩在身后。站在沙丘的最高点上,我们终于亲眼目睹了月亮湖的芳容。湖的形状就像是弯弯月牙,在暮色中,湖水呈现出银灰色。我们静静地坐在沙丘上,四周寂寥无声,沙漠在夜色之中隐隐约约,显得朦胧神秘,看不透触摸不到。我们沉默不语,我们侧耳倾听,仿佛可以听到沙漠的悠长叹息,可以听到从岁月深处传来的声音,在告诉我们些什么。这或许就是天籁之声吧。
循着来时的足迹,我们摸爬滚打地回到营地。大伙们三两群地聚在一起,轻声地聊着天。远处,司机师傅在和能饮的队友们喝上了,不时传来阵阵大笑。今晚的夜空非常的漂亮,见不到一片云朵,真是欣赏璀璨星空的绝佳天气。我们带着防潮垫和睡袋,爬上沙丘,仰着头看星星。满天星斗熠熠生辉,点缀在夜幕之上。一条银河穿过苍穹,洒下斑斓星辉。在城市的空中遥不可及的群星此时离我们是如此之近,近到“手可摘星辰”。还有各种星座也很容易辨认出来,北斗七星、小熊星座、猎户座,当然还有分隔在迢迢银河两端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偶尔还会有划过天空的流星,我们忍不住许下心愿。今晚是在沙漠露营的最后一晚了,虽然夜深凉气侵骨,但大家还在喁喁闲聊,久久不愿入睡。
沙漠的最后一天——出沙漠记
早晨七点钟,大家开始窸窸窣窣地起床了。昨晚大漠里没有起风,加之离湖又远,没有潮气,帐篷里温暖如春,我们睡得非常好。简单得吃了一点东西,我们就开始收拾东西了。打包好背包,拔起帐篷,收好垃圾,我们就早早动身出发了。今天大伙都不用负重行进,登山包由越野车直接拉到了终点——也就是我们停靠在月亮湖景区内的大巴车上。大家随身只带了几瓶水和一些干粮,以便路上充饥。迎着初升的太阳,我们又走入了茫茫大漠中。穿过了无数的高低起伏的沙丘,我们陆续碰到了其他几个户外团。沙漠一改往日的宁静,逐渐变得热闹起来了。茫茫黄沙中,大家身上艳丽的户外服为大漠增添了几抹亮色,大漠也变得生机勃勃。临近中午,温度越来越高,太阳炙烤着沙漠,连脚底的沙子都变得烫脚。我们脸上蒙着魔术方巾,似乎呼吸都开始不畅。大家的步调开始不一致了,体力好的走在前面,已经甩出我们好远。脚力差的,在后面慢慢跟着。很多人的脚上开始磨出很大的水泡,每走一步都会很痛,但大家都在坚持着。渐渐地,由于体力原因前后距离都拉开了。领队带着一路人走在最前面带路,收队负责殿后收拢掉队的人员,我脑海里只记着他说的“看到公路那就是终点了”,带着这一线希望,循着队友们留下的脚印,坚持走完最后的路程,心想我一定要征服你-沙漠。
事实上,我如果加快脚步就能跟上前面的队伍,或是在原地休息一阵,也会等到后面的人,但是我最后还是决定自己一个人走完最后的一段路。独自一人置身在茫茫大漠中,微风夹带着秋的气息缓缓地吹着,这缕清风仿佛吹了几千年,充满了沧桑和寂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此时,我才真正体悟到诗人陈子昂的那种对生命渺小短暂的感受。行走在大漠中,你会对自己有全新的认识,无论你是叱咤风云的成功人士还是芸芸众生中一介凡人,你都会放下世俗加在你身上的标签,你会重新定义你自己,发现自己的渺小和伟大。那一步又一步踩下的脚印,在风沙的吹拂中渐渐的变得模糊,直至消失。这就像人生,你做了很多事情,走了很多路,看了很多风景,遇见了很多的人,他们最终都会潜藏在你的记忆中,你会慢慢淡忘,但这些经历会像深藏在地下的美酒在时光中静静的发酵,最后成为醇厚的琼浆玉液滋润着你的心田。
经历了6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我们终于走到了月亮湖景区的休息站。我们痛快地喝着水,吃着水果,兴奋地用手机和亲朋好友联系。这三天,我们吃着最简单的食物、住在帐篷中,没有洗脸、洗澡,每天都要在太阳的炙烤中走很长的路。这三天我们过得很辛苦,但是我们体会到的快乐满足远远超过了辛苦。我们挑战了自己的软弱和懒惰,做了我们之前想做却一直没有做的事情,平凡的我们身上也会有不平凡的一面,我们为这样的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
第二站——谁持彩练当空舞之赏张掖丹霞地貌
在月亮湖景区休息站做短暂的休息后,我们收拾好行李,再一次坐上我们的大巴回到了阿拉善的市区。我们痛快的洗了个热水澡,吃了饭,各自又补充了一些食物。傍晚时分,我们就离开了内蒙古奔赴甘肃省的张掖市。大巴车现在就是我们移动的家,在漫长的旅途中,在茫茫的夜色中,我们伴着汽车引擎的轰鸣声安然入睡。第二天,我们总是会在初升的太阳的照耀下醒来。睡眼惺忪,远处连绵起伏的高山已经映入眼帘。我们已经进入了甘肃地界。
上午九点多我们来到了张掖的地质公园。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第六名。乘坐景区内的大巴来到山脚下,踩着木板铺就的登山道,我们就到了山顶。“无限风光在险峰”,登凌山顶之后,才能把雄伟壮丽的丹霞地貌尽收眼底。整丹霞地貌是由绵延起伏的山峰组成,这些山峰拔起于平川或河岸上,高达数百米。有的山峰危崖劲露,光滑平整犹如被利剑劈开,令人望而生畏。环顾四周,怪石如林,千形万状。远望山峰,似天边晚霞印染天空,绚烂夺目;近观诸峰,山石参差,不同颜色的沙石层层堆叠,疏密有致,黛青色、暗褐色、丹红色夹杂其间,七彩斑斓,“色如渥丹,灿若烟霞”,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颇为壮观。不由自主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面对气势磅礴、灿若烟霞的丹霞地貌,才发现自己的词汇是如此色的贫瘠,再多的修饰语也说不尽丹霞的壮美。只有当你身临其境时,你才感受到大自然的那种惊心动魄的美,美到让人“欲说已忘言”。
第三站—误把天境当仙境之漫步茶卡
这一趟西北之行,到的最浪漫的地方莫过于青海的茶卡盐湖。从张掖到茶卡,一路都是连绵不绝的苍茫草原,虽已进入仲秋,但是草地依然苍绿,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悠闲自在地吃草。有时还会看到一群牦牛,它们身上的深黑色的毛垂挂下来,体型矮小敦实,动作缓慢,有一种呆萌的可爱。大巴车在青藏高原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随着地势的起伏,我们不时得可以看到远处的雪山。中途我们下车,还在当地的人家吃了正宗的青海酸奶,上面撒着白砂糖,味道很不错。
经过一晚的旅程,早晨天还未亮,我们就被领队招呼醒来,告诉我们到了茶卡盐湖。身体虽醒,灵魂还没有醒来。我们睡眼朦胧得下了车,一下子就清醒,确切点说是被冻醒的。天色微明,空气清冷,此刻的茶卡仿佛也刚从睡梦中醒来,等待着游客到来带来的喧嚣。游人也逐渐多起来,我们租来雨靴,进入盐湖中。沿路走来,能看到很多大型的盐雕,雕刻都是些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据说,盐雕更够经受风雨的侵袭,保存的时间更长。在路边还有一条铁轨,可以带着旅游体验采盐的乐趣,可惜这个项目取消了。铁轨向远处延伸,仿佛通向天际。
我想我们遇到了茶卡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行走在洁白的盐湖中,湛蓝的天空、天边被初升的太阳染红的朝霞、行走在其间的人们都倒映在盐湖之中,煞是好看,如在镜中。茶卡盐湖面积广阔,有16个杭州西湖那么大,放眼望去,仿佛与天相接。行走在其间,低头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看到形状各异栩栩如生的朵朵盐花,抬头是湛蓝晴空,自在舒卷的云朵,天地之间一片清明,宛如仙境。太阳从天边冉冉升起,天边霞光万丈,斑斓霞光洒在盐湖上,此刻的盐湖就像是万花筒呈现出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如梦如幻,让人流连其间不忍离去。
最后一站——误入瑶池之大美青海湖
《青海湖》
海子
这骄傲的酒杯
为谁举起
荒凉的高原
天空上的鸟和盐
为谁举起
波涛从孤独的十指退去
白鸟的岛屿,儿子们围住
在相距遥远的肮脏镇上。
一只骄傲的酒杯
青海的公主 请把我抱在怀中
我多么贫穷,多么荒芜,我多么肮脏
一双雪白的翅膀那也只能给我片刻的幸福
我看见你从太阳中飞来
蓝色的公主 青海湖
我孤独的十指化为天空上雪白的鸟。
青海湖,这颗坠落人间的璀璨明珠,从古到今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它挥毫泼墨,留下无数传唱至今的诗篇。《中国国家地理》曾这样评价青海湖:“众多琥珀都以瑰丽奇秀为人所爱,青海湖单单把瑰丽舒展为平淡、把秀奇换成一种壮阔,在这里,草原和大海得以对接。草原的优美、海的浩瀚与湖的沉静交织在一起,成就了青海湖的博大之美。”
如果说雪山是雄性的,那么总是出现在雪山下方,由冰川融水所滋养的湖泊就是阴性的。从茶卡盐湖驶向青海湖的几十公里路上,我们不时得可以看见雪山晶莹的峰顶,在雪山环抱之中就是天青色的青海湖。我们进入到的是青海湖沙岛景区,“沙岛”顾名思义这里有绵连起伏的沙丘,是湖中砂垄突出水面受到风沙堆积形成的。与沙丘相连的是一望无际的青海湖。雪山融雪带来了矿物质使得湖水显出淡淡的天青色。正如诗人海子所说的青海湖就是“蓝色的公主”。青海湖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蓝得深沉。正是正午时分,阳光暖暖地洒在沙滩上、洒在湖水中,让人觉得很舒服、很放松。天边云卷云舒,微风拂动湖水,泛起粼粼波光,打破湖水的沉思。许是湖水太诱人了,我们情不自禁地脱下鞋袜,赤脚走进浅水区。湖水凉凉的,脚踩在软泥上摇摇晃晃得,搅得湖水顿时浑浊了不少。湖水滑过脚趾,轻柔冰凉,让人不觉精神一震,水草油油得在水中招摇,“在青海湖的柔波里,我们甘愿做一条水草”。青海湖仿佛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哲人,它沉默、广阔,能够容纳世间的一切秘密。再多的喧哗、骚动在这里都会慢慢沉静下来。赤脚坐在湖水边上,远处是高耸入云的雪山,神圣圣洁;面前是广阔无际的碧蓝湖水,湖岸边站立着柏树和云杉,风声呼啸而来,波光立时让一切明晰的影像失去轮廓,安静的湖顷刻间就纷乱起来,显出魅惑的一面。在这里,你可以放下对这个世界的戒备之心,从新做回孩童。世间的纷纷扰扰、熙熙攘攘都可以在这里涤荡一清。纷乱的心情在雪山和湖水的抚慰下,变得澄澈清明。
静静地坐在湖边,不去想、不去说,只是坐着,直到太阳西斜。分别的时候到了,我们不得不和青海湖说再见了。我们洗去身心的疲惫和焦躁,神清气爽地踏上了回程之路。七天的时间我们几乎跨越了西北,漫长的回程路因为有着这么多美好的记忆可供回想也不再遥远。车子又驶回高速路上,银色的公路像洁白的哈达延伸到天际,我们的思绪也被拉得很远很远,来时的一幕幕不时浮现在脑海……
下一站,我们又会在哪里,又会遇见谁,又会有怎样的精彩等着我们?只要心怀美好,我们总会遇到精彩,遇见更好的自己。